機會之神只有瀏海

最近在一個幫忙台灣來的同事們口譯的會議上,看到公司研究員在他們的報告資料裡面提到了機會之神只有瀏海的一個舉例,讓我印象深刻。

總感覺好像在哪裡有聽過這個舉例,
但其實不是很清楚,查了一下發現,
「機會之神只有瀏海」是古代神話內的故事,
是要教導我們如何看待和抓住機會。
詳細說明
這個說法源自於羅馬神話中的奧卡修斯(Occasio)和希臘神話中的凱羅斯(Kairos)。奧卡修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機會之神,而凱羅斯則是希臘神話中的時間之神。兩者都象徵著機會的短暫和轉瞬即逝。
- 只有瀏海:機會之神的額頭有瀏海,但後腦勺是禿的。這意味著機會從前面來時可以抓住,但一旦錯過了,就再也抓不住,因為後面沒有頭髮。這教導我們在機會出現時要迅速行動。
- 有翅膀:他有時被描繪成有翅膀的形象,象徵機會會迅速飛走。
背景
這個寓言強調了機會的珍貴和轉瞬即逝。古羅馬和希臘的哲學家和詩人通過這個象徵,教導人們不要錯過機會。特別是在商業或人生的重大決策中,這個教訓非常有用。
羅馬詩人普布利烏斯·西魯斯(Publilius Syrus)說:「抓住機會,他有瀏海。」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也傳播了類似的教導。
這個故事在現代仍然激勵著許多人,作為一個告誡,提醒我們不要錯過重要的瞬間。「機會之神只有瀏海」這句話告訴我們機會來臨時必須迅速行動,這是古代智慧的一部分。當機會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需要做好準備並果斷行動。
—
好前一陣子寫了關於桃太郎的故事,覺得桃子就是象徵一種我們人生都會來臨的幾次機緣,
然後那個把桃子帶回家的老奶奶的行動是一種超級有勇氣的行動。但不做一個擴大解釋的話,基本上是一個民俗故事的感覺。只是聽到這個機會之神的舉例,然後跟看到了只有瀏海的這個神祇的形象真的有一種,有種有趣跟好有畫面,讓人印象很深刻的感覺
(然後覺得視覺化蠻重要的)。
這個故事跟說法,感覺蠻有道理的,只是有一種,機會之神他是容易出現在什麼樣的場合呢?的感覺。各種書籍其實也會說到類似的道理,就是如果我們每一天都做一樣的事情,去一樣的餐廳,跟一樣的人聊天吃飯感覺好像很難看到機會之神的瀏海。
雖然本來的用意不是為了看到機會之神的瀏海,我會定期的去做一些平常可能不會做的事情或者是沒做過的事情,目的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幅度跟提高自己能夠接受變化的能力。最近,去了一個我大學韓國友人的鋼管舞表演。她從大學時候就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妹子,在平日工作之餘不知道怎麼樣地找到了一個跳鋼管舞的興趣,然後定期的會在一些秀場進行成果發表。
在去之前完全對於鋼管舞可以說是一個毫無知識的我,帶著一種幫朋友加油以及可能可以保養眼睛的心情,在一個周日午後,早上還去考了多益下午直奔錦系町的一家叫做絲路咖啡的特殊咖啡店去看她的表演。
但就在首名舞者表演開始15秒左右以後,能夠保養眼睛這一點是毫無懸念,
但是我那種瑟瑟地心情完全被拋在腦後,只有這些舞者完全根本就是運動員啊!的感覺。太厲害了吧!的感覺。每個人各自表演的風格與呈現的方式都完全不同,真的可以說是有一種啊,我又開拓了一個沒有看過的世界,太好了的感覺。覺得我的朋友在平日忙碌工作之餘,還能定期地去練習舞蹈跟強化肌群來達到這種程度的表演,真的太令人尊敬跟感動的感覺!
然後,我在表演的裡面發現到一名菜々緒風格,表演十分地有魅力的妹子,在數十人的舞者裡面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最後在遞小費的環節在完全不知道該怎麼遞的狀況下,只把小費直接拿給這名妹子然後只是點個頭,幾乎是一句話都沒說就幾秒鐘內就結束了。覺得沒講到話好像有點可惜的我,最終鼓起二十幾年前梁靜茹給我的勇氣,透過各種聯繫最終接觸到對方,對方還意外地記得我,一度響起Love so sweet的イントロ。但省略本故事的各種細節後,結論是對方沒有空缺。
雖然有種遺憾的感覺﹐但對方給我的感覺是,是一個很好很真誠的人,有一種雖然這次沒有我所期盼的結果但有一種,我做出了這個時間點我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的感覺,透過這次去看表演與後來自己實行的行動的這一段時間,意外地感受到幾項感覺好像會影響自己的經驗。
也或者是說,我不把我的情感跟好像感受到的意義與メリット文字化的話(Search for Meaning),我好像就是單純受到打擊而以。
- 時機很重要。但時機的來臨跟內容(是否真的是你的時機)不是我們能夠掌握的事
- 你能掌握的事情只有貌似是時機的徵兆來了要不要行動(能夠考慮的時間十分有限)
- 行動不一定有結果,也可能會有打擊,但不會讓你在某個晚上感到後悔
- 放下你無法控制的事情,專注在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果然還是很重要的
- 感動是一種心情產生波動的巨大變化,能夠接觸到讓自己感動的事物真的很NICE
- 一個人的人格是會呈現在所使用的詞彙與言語表達的方式上(發文,訊息,口語)
- 願意花時間在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上的人真的很有魅力
最近在前往健身房的路途上聽到YOASOBI的一首歌叫做群青。
在不同段的歌詞裡面有提到下面這兩句話,
- 好きなことを続けること それは「楽しい」だけじゃない(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不僅僅是只有「快樂」而已)
- 好きなものと向き合うことで 触れたまだ小さな光(透過面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我觸碰到了那微小的光芒)
有一點難翻,有點需要習得那個語言後才能感受到的語感的感覺。但是就是有一種,能夠持續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持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的是一個不是只有很NICE的時光(也會有各種類似辛苦的時間),但如果你能持續地面對你喜歡的事物,有天你可能會看到一點不一樣的光景的感覺。
然後在槇原敬之的名曲どんなときも。(無論何時)的歌詞裡面有提到,
どんなときも、どんなときも
僕が僕らしくあるために
「好きなものは好き!」と言える気持ち 抱きしめてたい
無論何時,無論何時
為了能夠維持(保有)真實的自己
我想緊緊抱住那份能夠對喜歡的事物說出
「我喜歡!」的心情(≒的勇氣)
真的是蠻喜歡這兩首歌的這個部分,
也意識到原來我喜歡一些人的時候,
有一部分是喜歡對方投入在某件對方感到有熱情的事物上的姿態。
然後,除了比較正面的情緒以外,我最近感覺到的一個違和感是,
我有點尊敬能夠持續自己喜歡的事物的人。
這個尊敬就字面上來說是好的,
但是我的心情內有一部分是,是因為我自己好像沒有(完全)做到,所以我特別地感受到這件事情的魅力。但是,如果一件事情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不管有各種限制,理論上應該都能夠持續地去做,持續能夠確保一定或者最大量的時間給真正喜歡的事情,
這種事情,
好像應該要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當然包括我自己,
平日工作或者每個人家庭等各種的理由等
會使自己無法專注在這事情上面真的能理解,如同今年四月在大部門的傘下換了一個新部門後的我也好像以適應新工作內容跟各種心力上之類的當作藉口(言い訳)讓自己產出文章的期間空白了好大一段。
但也沒關係,再嘗試一次就好了。
習慣斷了,從今天或明天再重新開始一次就好了。
如果真的是喜歡的事情,一定會持續下去的。
好きなことであれば、続けるはず。
探索更多來自 StarryPages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