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技術

第一次真正體驗到睡不著的痛苦感應該是落在2015年開始在日本工作那一年的低潮期。學生時期或求職時期也許也有一些睡不著的夜晚,但都沒有像是那段時間這麼漫長。
第一年我是擔任日本國內支店的sales,還記得在我跟支店長一起去拜訪客戶的時候,那時候,大概是已經來到了一種臨界點,坐在副駕駛座脫口說出:支店長,我大概這兩個禮拜,每天都只睡了2-3個小時。我到現在還稍微記得我們支店長一邊開車一邊驚恐的說出まじで、やばいね!(真的假的這麼糟糕)的表情。
大概就在那不久後,工作不得不休息了一個月,看了醫生吃了藥,回了兩個禮拜左右的台灣,也求神問卜,還有遇到一些神奇的事件(另外的故事)之後,工作內容得到一些調整,在心靈比較平和以及調整後的工作上相性不錯,能覺得開始發揮自己能力的狀況下,睡眠上感覺是比較沒有太大問題。
但就大概從那邊再過了五年之後,剛好進入一個全球疫情時期,每天在家工作運動量驟降,

外出減少以及與朋友們相聚機會也急降,加上當時工作內容的責任與難易度升高等狀況,開始突然又進入一種好像睡不太好的感覺,常常會睡了一個小時後突然心跳加速驚醒想起工作內容,或者早上四五點就醒過來然後無法再次入眠。
開始覺得,啊,有一種2015年的感覺。なんかしないとやばいね的感覺下,我開始認真地研究該如何解決這樣的狀況,開始研究如何得到好的睡眠。從2020年底開始認真閱讀跟觀看相關頻道與實踐,從最簡單的寢具開始、室內燈光、咖啡因的攝取門禁、浴室燈光、入浴時間、入浴溫度、睡前冥想、各種生活習慣改善、早上散步、睡前3個好事紀錄,睡眠視覺化APP睡眠紀錄等,從APP紀錄上,到認真開始改善睡眠後到今天為止我已經紀錄了966個晚上。

透過這966個晚上的累積,已經沒有再遇到像是以前那種,很像憑運氣在睡覺的感覺。基本上大概就是只要能夠好好把每天的ROUTINE做好的話,基本上只會有睡得普通,或者睡得很好的這種狀況,然後心理上也會有一種,我已經把這些ROUTINE全都做好了,睡不著我也沒辦法啦的安心感。
以前的廣告說:肝若是好的話人生是彩色的,不好的話是黑白的。但我真的必須要強調,睡眠好人生真的是彩色的。只要有正常的睡眠基本上一天就是從80分起跳的感覺。如果有良好的睡眠,就像是瑪莉歐吃了無敵星星一樣,基本上白天再遇到什麼樣狀況其實都沒什麼太大的損傷感。反之,如果一天沒睡好,基本上出門前就有一種,宛如RPG遊戲調到最高難度開始打怪的感覺,啊,今天感覺又是消化試合,宛如宿醉的隔一天,遇到一些小事情也容易過度反應,也感覺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來慢慢度過這一天的狀況。
有時候,會遇到那種:
我到哪裡都可以立刻睡著,或者完全沒有睡眠狀況的人,由於這些人也通常也蠻喜歡アピール自己的這個強項跟有種沒有惡意的不了解為什麼大家睡不好的狀況下,聽到會有一種,蛤,為什麼好像只有我睡不著的感覺,但遇到這種狀況下請大家千萬不用氣餒,
這些族群以我的獨斷與偏見可能有以下三種狀況(一項或者複數項)。
- NICE的個性(人比較正向與單純,不會過度苛責自己,能比較自然地排解壓力)
- 金湯匙背景(いい意味で能實際地完全沒有柴米油鹽的生活壓力,煩惱數可能較少)
- 生活習慣(本人不一定有意識到,但其實擁有一些跟良好睡眠的習慣或者生活模式)
總之想說的是,擁有這三種狀況理論上不是多數,其實是比較特別的族群。然後除了金湯匙的背景是人生轉蛋完全是隨機與無法控制的事情以外,NICE的個性跟生活習慣(特別是生活習慣)都是有自己如果有想改善,都有可能慢慢地調整的,所以完全不用擔心。
然後,據說台灣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有睡眠的問題。我身處的日本同樣也是睡眠問題的大國,幾乎在各種調查日本人的睡眠時間放眼全世界來說都是極短的狀況。所以,如果你現在身處在好像睡不太好的狀況下的話,不要太擔心,因為你不是一個人。然後,你職場那個愛發脾氣的同事或上司或者對應很不ok的客戶,基本上我覺得大概都是好一陣子沒睡好的影響辣。
我想,以前人類過著原始生活的時候,生活比較單純,就跟普通動物一樣,理論上來說不太可能有什麼睡眠狀況的問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他們現在早上要搭滿員電車,然後進公司處理一些莫名其妙的案件,加班加到晚餐九點吃然後晚上打開Netflix就可以看到葬送的芙莉蓮的話、手機有無限的通知跟訊息、YT跟IG上永遠可以滑到好像更有趣的投稿,我相信原始人也會有一樣的問題。
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農耕社會大概是一兩萬年前的事情,在那之前都是狩獵採集的時代長達了六百萬年。然而,在這近代200年左右的文明發展過於快速,快速跟複雜到我們花了幾萬年演化的身體完全跟不上文明發展。所以,睡不著真的不是我們的問題,也許是這個過於高度進化社會的一種典型的文明病。
我人生經歷了這兩次睡不著的時期,也看過醫生吃過藥,然後真的蠻幸運地在第二次經驗徹底地改造了我的生活習慣。在心理層面上也建立了睡不好的人不是只有你自己(大家都多多少少有這樣的狀況)。還有就根本上來說,完全不是我們的問題,是我們身體還趕不上文明進化的產物的這種基本的心理建設後。我感覺到的是,睡眠是一項技術,好的睡眠是有方法的,只要一個一個去做,基本上大概都會能夠得到不錯的成果,但也不用急著一瞬間就全部徹底改善,基本上,慢慢來真的最快。我現在所有與睡眠連結的習慣也不是一口氣建立起來,而是從簡單以及效果大的項目開始,一點一點地完成的。
透過各種書籍還有YT頻道的知識收集後,我真的徹底地改善了我的睡眠,也發現了其實真的很多朋友都有一樣或者更嚴重的狀況,所以透過這966個夜晚的實踐,今後我想要把我習得的睡眠方法與感想一點一點地傳遞出去,能夠帶給我能影響的範圍內有好的影響。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睡眠,但包括我自己,長年來只著重在其他的三分之二,沒有好好的重視這三分之一。人類過了幾萬年的狩獵採集時代,這麼無防備有可能被野獸襲擊的睡眠機能,從原始時代到現代為止仍然還是需要三分之一的時間。我想,這也是我們身體在告訴我們這對我們的身體來說,是一個多麼重要的機能。
除了睡眠問題以外,其實在想提高其他能力前我想也是相同的。在採取各種提高工作能力還是各類提高生產力等方法論之前,基本上先睡飽睡好更無比重要,睡眠的投資報酬率極高,基本上只要顧好這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二基本上都會自然好轉的,一定會越來越好的。きっとうまくいくよ!
探索更多來自 StarryPages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但⋯其實很能睡也是有問題。我是屬於一天要睡很長時數(晚上八小時起跳中午還要午休的),這很大原因是因為低血壓,很好睡但很難爬起。
原來如此,雖然對低血壓比較沒有研究,但如果是比較難爬起的改善法的話,
可以試試看開窗簾睡或開一些縫隙,讓白天有自然光進來,有自然光後慢慢血清素就能夠慢慢產生,早上就會有比較好的覺醒感。
如果不方便開窗廉或者晚上外面光太強的話,也可以購入日光鬧鐘試試看。
八個小時+午休理論上是OK的(我的理想也是差不多8小時+25分鐘的短午休),感覺覺醒感好應該就會更NICE。